中國交通報:讓交通運輸標準更科學更合理更適用
編者按
3月7日,《中國交通報》刊發了《讓交通運輸標準更科學更合理更適用》文章,介紹了招商交科在公路隧道智慧化標準驗證領域的創新實踐。作為交通運輸部首批設立的行業標準驗證點之一,招商交科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構建"研發—應用—轉化"創新閉環,其研發的智能裝備和平臺已應用于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等世界級工程,展現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轉化體系優勢。現將文章轉載如下:
交通運輸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離不開標準的支撐與引領。交通運輸部著力創新標準管理機制,嚴格標準研制質量,強化標準制定各方責任;大力推進交通運輸標準提升,強化標準管理創新,聚力推進標準國際化工作,努力實現行業標準化工作“質”“量”并舉“效”“能”并進。
近日,為加強標準驗證支撐,交通運輸部批準設立第一批交通運輸行業標準驗證點,覆蓋智慧港口、公路隧道、交通運輸信息通信及導航基礎設施等六大領域。
全鏈條標準驗證引領公路隧道智慧升級
驗證點名片:交通運輸行業標準驗證點(公路隧道)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目標,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搭建數字化智慧隧道和隧道綜合技術標準驗證平臺,在建設期內完成標準驗證。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簡稱招商交科)、招商局重慶公路工程檢測中心有限公司是交通運輸行業標準驗證點(公路隧道)的承擔單位,目前已在公路隧道標準驗證領域的建設基礎方面形成人才、平臺、制度“三位一體”的核心競爭力。
人才方面,團隊匯聚“國際公路交通科技領軍人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等知名專家和技術人才;平臺資源方面,主導制修訂36部行業標準,擁有14個專業實驗室,總面積9350平方米;制度保障層面,建立480余項管理制度,其中科技創新類30項、實驗室管理類25項,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證,并獲得公路工程綜合甲級資質等證書,確保驗證工作的科學性與權威性。
招商交科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主攻方向,構建起“研發—應用—轉化”的創新閉環。針對公路隧道安全的傳統工程場景,融合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成功研發多套機器人與智能裝備,開發多項智能平臺;開展多項數智化技術及裝備研發工作,成功應用于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青島第二海底隧道等世界級標桿性重大工程;依托“1+10+N”創新生態圈,打造“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轉化體系,構建從技術研發到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的全鏈條創新機制,顯著提升成果轉化效率和市場應用價值。
按照“國際一流、全國領先”的目標,交通運輸行業標準驗證點(公路隧道)確立“11222”發展戰略,即“形成1個機制完善、開發融合、注重實效的標準驗證點,培養1批擁有專業能力和豐富經驗的人才團隊,圍繞2大階段組織開展標準驗證工作,系統規劃2大標準驗證版塊,創新構建2大分項驗證平臺”。
標準驗證點按照3年規劃,首年制修訂驗證方案及管理制度,完成新基建設施設備與平臺升級工作,面向行業調研標準應用情況、初步梳理標準驗證清單;第二年組建標準驗證專家庫,建立完善信息反饋和評價機制,做好標準制修訂工作和應用實施工作的銜接;第三年建立市場化受托咨詢機制,系統開展標準驗證工作,形成良性產業鏈。

渝公網安備 500108020012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