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程日丨曾家巖大橋:招商交科以匠心雕琢山城立體交通新地標
今天是“世界工程日”,在這個致敬全球工程師智慧與創新的日子里,我們向每一位以技術之光點亮城市未來的工程人致敬。招商交科的作品重慶曾家巖嘉陵江大橋,正是工程師們以匠心與創新書寫的時代答卷。

?立體交通·突破空間限制
曾家巖嘉陵江大橋作為國內最大跨度的公軌兩用鋼桁梁橋,以全長566米的壯麗身姿橫跨嘉陵江,構建起“上層雙向六車道+下層雙線軌道交通”的復合交通體系。面對山城復雜地形,項目團隊首創“大跨徑鋼桁梁橋軌道換乘站”,破解山地城市軌道交通換乘難題,實現橋隧一體與軌道、公路的無縫銜接。

?創新技術·引領行業標桿
曾家巖嘉陵江大橋以多項行業首創技術,樹立了公軌兩用橋梁的工程典范,其創新突破體現在:
?跨度與結構突破?:作為國內最大跨度的公軌兩用剛性懸索加勁鋼桁梁橋(主跨270米),首創剛性懸索加勁連續鋼桁梁橋受力體系。該結構既滿足上層六車道公路、下層雙線軌道的復合承載需求,又通過兩片桁梁體系優化受力,節省造價超10%。山地軌道交通創新?:為解決山城空間限制,首次在大跨徑橋梁上設置軌道換乘站,實現橋面層與地下軌道線路的無縫銜接,破解“橋隧接駁難”問題。
?智慧建造標桿?:作為重慶市首批BIM技術示范項目,招商交科團隊構建橋隧集群工程BIM全流程解決方案,通過參數化建模、碰撞檢測和交通流模擬,優化設計方案并縮短工期。
綠色降噪技術?:首次在大跨徑橋梁上采用鋼彈簧浮置板,同時合理設置橋梁聲屏障,有效解決了大跨徑鋼桁橋軌道交通噪音污染防治問題。
?極限施工工藝?:主橋采用墩旁托架+三層拉索錨箱工藝,以國內最大噸位鋼桁梁整體節點板(單節點重達32噸)實現270米懸臂施工,創同類橋梁建造紀錄。

?科研融合實踐?:項目研發的疲勞荷載標準確定方法、大比例縮尺模型試驗技術,填補國內外行業空白,為復雜邊界條件下橋梁設計提供可靠依據。
招商交科以“研產融管”一體化模式,通過PPP示范工程探索智慧建造與智能管養技術,將曾家巖大橋打造為交通科技與生態環保的創新樣板。

?匠心雕琢·成就榮譽豐碑
從“霧都之眼”造型橋墩的剛柔并濟,到國內最大噸位鋼桁梁整體節點板的精密設計,招商交科以細節詮釋專業。項目斬獲“中國橋梁工程創新獎”“重慶市勘察設計一等獎”等多項殊榮,其研發的疲勞荷載標準確定方法及大比例縮尺模型試驗技術,更填補了國內外行業空白。

?工程為筆·共繪城市未來
曾家巖嘉陵江大橋不僅是重慶立體交通的“主動脈”,更承載著工程師們以技術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愿景。在世界工程日之際,招商交科將繼續以創新為刃、以匠心為基,為城市構筑更多承載夢想的工程豐碑。
渝公網安備 500108020012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