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奮斗精神 書寫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3-04-22 15:58:04
瀏覽量: 0



招商交科作為港珠澳大橋參建者,面對中國橋梁建設史上技術最為復雜、環保要求最高、建設標準最高的“超級工程”,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服務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大戰略,先后在港珠澳大橋的科研開發、工程施工、工程監理、技術咨詢和專家咨詢方面主持或參加了其中近20個項目,為招商局集團及香港在大灣區的建設上注入強勁動能。


勇當科技攻關“先遣隊”
招商交科圍繞港珠澳大橋建設不斷進行科技攻關,在離岸特長沉管隧道防火減災的技術攻關方面做出重大突破、在港珠澳大橋環境保護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對我國公路隧道防災減災技術的進步、特殊鋪裝技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聚焦離岸特長沉管隧道防火減災技術攻關。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底公路隧道,具有沿線長、埋深大、交通流量大等特點,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其破壞性也將是無法估算的。要保證港珠澳大橋120年安全運營,必須拿出我們中國自己的標準和管理措施。招商交科科研團隊依靠科技創新,先后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離岸特長沉管隧道防災減災關鍵技術研究”與“沉管隧道服役狀態智能仿真、在線評估與分級預警研究”的科研工作,為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的安全運營提供了科學評價依據,為沉管隧道服役狀態評價的世界性難題提供了典型解決示范,并最終凝練提出了超長大斷面混凝土管節工廠化預制等“七大”關鍵技術:半剛性管節、主動止水鋼殼混凝土最終接頭、基于剛度協調設計的隧道地基沉降控制、超長大斷面混凝土管節工廠化預制、外海深水超大沉管隧道浮運和沉放、離岸特長沉管隧道建設防災減災與沉管隧道大型物理模型試驗等關鍵技術。團隊的科研成果榮獲了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并授權國家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2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22篇。科研成果直接應用于港珠澳海底隧道施工圖設計中,優化了港珠澳海底沉管隧道結構及接頭耐火保護技術方案,并為隧道交通工程設計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并且,該成果應用已納入國家規范《公路隧道消防設計規范》和行業規范《公路隧道設計規范》《公路隧道通風設計細則》《公路隧道火災報警技術條件》和《公路隧道泡沫水噴淋聯用系統技術條件》等相關條款,對我國公路隧道防災減災技術的進步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專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港珠澳大橋建設始終遵循HSE一體化管理理念,而保護環境節能減排是實現這一理念的核心。招商交科科研團隊針對港珠澳大橋建設進行了“跨境隧-島-橋集群工程節能減排的關鍵技術”“長大沉管隧道照明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的研究”等系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開展了隧道照明節能技術研究,包括節能燈具的選型、節能化參數的確定、節能設計方法以及控制方法等系列研究,將新型的太陽光光纖照明技術引入,針對港珠澳沉管隧道創新性提出了人工光與自然光結合的隧道照明布燈和控制方法,研發了高收集率的自由曲面透鏡陽光采集器,太陽光收集率可達80%,使太陽光照明技術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大橋運行全壽命周期內可以實現照明費用節約達40%以上,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最低,極大地降低了港珠澳大橋運行成本,為大橋的環境保護做出了重大貢獻。



專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港珠澳大橋建設始終遵循HSE一體化管理理念,而保護環境節能減排是實現這一理念的核心。招商交科科研團隊針對港珠澳大橋建設進行了“跨境隧-島-橋集群工程節能減排的關鍵技術”“長大沉管隧道照明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的研究”等系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開展了隧道照明節能技術研究,包括節能燈具的選型、節能化參數的確定、節能設計方法以及控制方法等系列研究,將新型的太陽光光纖照明技術引入,針對港珠澳沉管隧道創新性提出了人工光與自然光結合的隧道照明布燈和控制方法,研發了高收集率的自由曲面透鏡陽光采集器,太陽光收集率可達80%,使太陽光照明技術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大橋運行全壽命周期內可以實現照明費用節約達40%以上,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最低,極大地降低了港珠澳大橋運行成本,為大橋的環境保護做出了重大貢獻。
發揮戰略科技力量作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保駕護航。依托招商交科的“橋梁工程結構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了港珠澳大橋非通航孔橋梁模型抗震性能振動臺試驗,使用實驗室國際領先的大型地震臺陣系統進行了試驗研究,驗證隔震技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行波效應對隔震橋梁動力性能的影響,試驗不同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并為支座類型的選擇提供建議,為港珠澳大橋的抗震安全保駕護航。同時,該實驗室實現了大橋主動防撞預警,解決了感知技術缺乏,響應處置手段有限等行業難題,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使招商交科站在了橋梁主動防船撞技術最前沿,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推動了我國橋梁防船撞行業技術的快速發展。


爭做技術推廣“排頭兵”
招商交科建設團隊承接港珠澳大橋鋼橋面鋪裝工程與島隧路面科研及施工任務,合同額約4.3億元;其中鋼橋面鋪裝規模達到27.2萬㎡,是目前世界上單體鋪裝面積最大的同類工程項目;海底沉管隧道長度約為6.4km,是世界上最長的沉管隧道工程。項目團隊在特殊鋪裝技術的研發與設計、裝備革新、工藝改進和提升等方面碩果累累,自主開發了新型智能化湖瀝青復合改性設備等,均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填補了國內空白;摸索出MMA防水層分離式梯度流水化施工作業工藝等一系列新工藝、新工法,極大解決了決了跨海橋梁路面鋪裝的穩定性等施工難點和痛點。建設項目團隊通過近五年艱苦卓絕的努力,成功克服了一系列難題,高質量高標準完成了鋪裝施工任務,取得了系列成果,獲得了3項省部級科技獎;主持編制了團體標準兩項;獲得授權專利3項,這些成果的取得極大推動了行業的進步,對參與國際競爭和實施“走出去”“一帶一路”等戰略,意義深遠而重大。

面對這一“無先例可循,無捷徑可走”的國家工程建設,招商交科積極參與“超級工程”的成功實施,培養出一支素質過硬、敢打硬仗的科技攻關人才隊伍、監理團隊、鋼橋面鋪裝技術創新和項目管理的人才團隊,先后有8人次榮獲“港珠澳大橋十大功臣”“港珠澳大橋十大工匠”“港珠澳大橋建設標兵”等榮譽稱號;4人次榮獲港珠澳大橋HSE管理“優秀個人”榮譽稱號;工地實驗室、瀝青拌合站、前場攤鋪等班組榮獲港珠澳大橋工會聯合會授予的“先進班組”稱號;2人次榮獲招商局集團優秀共產黨員及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稱號;項目團隊榮獲2017年度“招商局集團安全生產先進班組”;科研及建設團隊在招商局創立150周年慶祝大會上被授予“招商局集團先鋒獎”。智翔公司因項目團隊在港珠澳大橋項目的優異表現,榮膺2017年度“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監理團隊方面:通過港珠澳大橋監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從組織機構健全、管理模式優化、工作流程規范等方面著手,形成了監理的新方法、新模式,培育了一批高素質的監理人才隊伍。

招商交科將不忘囑托、砥礪前行再出發。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扎實落實《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加快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確保安全穩定。堅持夯實一流的人才隊伍、一流的創新平臺、一流的研發能力和一流的成果轉化,立足港珠澳大橋的實際環境和國際地位,進一步明確開展應用示范裝備研究,保證應用示范的科技成果能夠切實服務于工程,提高港珠澳大橋整體應急處置管理水平,為大橋的安全保駕護航,唱響服務祖國建設、服務大國工程的招商之歌。
渝公網安備 500108020012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