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腳下拓路人——招商交科新疆交通建設紀實
2022-06-14 11:59:39
瀏覽量: 0
“新疆是個好地方,我們出發”
為了加快推進新疆“十四五”交通建設規劃,踐行招商交科“讓您的路不再難”的企業使命擔當,招商交科第一勘察設計院(大橋設計院)(以下簡稱“一勘院”)G219昭蘇至溫宿公路建設項目組派遣隊員汪余波、楊小曦、張銀、王安發、吳巧一行五人,于2022年4月20日從重慶向天山腳下進發。當時正值新疆疫情反復,為保證項目外業順利展開,項目組積極準備疫情防護物資,完成核酸檢測,做好個人防護,按時奔赴新疆。經過多次航班被取消又一次次改簽的反復過程,歷時四小時的空中飛行,加一個多小時的轉機和三個多小時車程,終于抵達目的地——夏特柯爾克孜族鄉。
緊接著,項目組一行按規定隔離14天,為了不耽誤工作,隔離期間,項目組人員臨時搭了一個辦公室,抓緊時間開展前期工作。主動與地勘單位接頭,就勘察的數據進行了認真討論,并根據業主要求做好方案調整。隔離期結束后,項目組立即進入了踏勘工作,攀崖涉水,走泥路,鉆樹叢,雖然是萬物復蘇的五月,遠處卻是白雪皚皚的天山。雪山之下,寒風刺骨。時而大雨傾盆雷聲陣陣,時而驕陽似火炙熱灼灼,讓人深切體會到了那句老話——“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因為環境的原因,駐地停水停電是常事,網絡更是不穩定,信息聯絡經常受阻。特別是新疆西部與重慶有兩個半小時的時差,經常是項目組還在工作時,公司總部早已下班;項目組凌晨還在休息時,總部的緊急電話卻又把大家催醒。大家沒有怨言,因為項目組知道重慶和新疆是心連著心的一個戰斗集體。所以他們經常凌晨就投入工作,甚至通宵達旦地奮戰,經過與當地各相關部門耐心細致地溝通協商,很快拿出了線路的初稿方案。5月26日,項目組通過騰訊視頻會議向公司領導匯報了路線設計方案,公司領導根據匯報情況提出了建議,項目組又根據領導的建議夜以繼日的研究修改,進一步優化了路線方案。
再赴伊寧夏塔之約,重任在肩
新疆G219昭蘇至溫宿公路建設項目是新疆公路網規劃一環公路的重要組成路段。也是南北疆的連接紐帶,通往歐亞絲綢之路的要道。一勘院的領導和相關部門給予了高度重視。公司領導和項目負責人針對存在的技術重點和難點決定再赴新疆,結合現場實際情況腳踏實地把問題解決好。在與新疆疫情防控指揮部進行備案后,6月8日,招商交科一勘院院長李明帶隊,副院長、總工程師易輝,副總工程師、地質專家楊偉以及項目組技術骨干曾鵬等一行共14人組成“技術攻堅團隊”,前往新疆再赴伊寧夏塔之約。
到達第一站——伊寧,把現場勘察情況向業主方匯報之后,已經將近晚上8點了,顧不上休息,“技術攻堅團隊”果斷決定繼續趕路,再驅車四個多小時,到達G219昭蘇至溫宿公路建設項目的起點——夏塔鄉時,已是夜深人靜了。
夏塔——位于新疆伊犁昭蘇縣,這里瀕臨高峰林立的天山主脈,有煙波浩渺的特克斯河,夏塔峽谷則以該河的山口、古道、古遺址、民俗和自然景觀組成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古文化旅游區。夏塔是蒙古語“沙圖阿滿”的音傳,為“階梯”之意,是古代伊犁至阿克蘇的交通驛站,現為夏塔柯爾克孜民族鄉政府所在地。
6月10日,晨,完成當地疫情管控要求的一系列規定動作后,技術團隊便立即往夏塔山里“進軍”。沿著既定的目標,一路向前,隨著踏勘線路的深入,夏塔鄉山里的景色也開始映入眼簾。
此時的夏塔山里風光格外迷人!湛藍如洗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一眼望去,山腳碧綠的草原上浮動著潔白的羊群,時不時傳來羊群的叫聲。隨處可見的蒲公英在陽光下斑斑點點,搖曳多姿。目之所及,流水潺潺,微風里飄著夏塔花草獨有的芬芳和甘甜。技術攻堅團隊顧不上欣賞眼前這秀色可餐的美景,心中所想的是怎樣才能圓滿解決方案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連續兩天,技術攻堅團隊對全線34公里路線的每一個技術重、難點工位逐一進行勘察、討論,并從各專業角度提出指導意見。
李明院長強調,能否采用合理的路線方案進行展線升坡是本項目的關鍵所在,要因地制宜,進一步研究充分利用老路走廊,提高路線方案與地形的貼合程度。副院長、總工程師易輝指出,本項目地形地質條件均較為復雜,斷層破碎帶及巨石堆積區均不適宜橋梁建設,建議采用路基通過,同時要加強橋梁的防沖刷、防落石措施,要重視崩坡積體、泥石流穩定性評價。副總工程師、地質專家楊偉認為,要加強本項目歷史洪水位調查以指導路基設計標高,對于路線有影響的泥石流溝,要加強沖刷內容及規模調查,以確定橋梁或涵洞尺寸……
這是一場上下結合的現場攻堅,再一次表達了招商交科向新疆各族人民敢于擔當的國企精神!
技術隊伍磨煉成長 長江后浪
在技術攻堅團隊現場考察的幾天里,最興奮、最認真的是一位年紀不大的小姑娘,因為她知道,這是一場可遇而不可求的現場教學,更是她提高自己,學習真本事的大好時機。所以,她認真地記錄著現場指導的一字一句,生怕漏掉了某一個重要環節,她就是項目現場的實際負責人楊小曦。
楊小曦,這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姑娘,今年才26歲,是畢業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研究生,巾幗不讓須眉,到院里才三年,就來到幾千里之外的西域邊疆,她深知只有經過實際工作的磨礪,才能鍛煉成長。因此,她和男組員們一樣跋山涉水,踏勘量測,事事帶頭,從不叫苦說累。還有一位姑娘叫吳巧,她是院領導專門安排的駐項目組記者,這可是一個特殊的崗位,一個大膽的舉措:讓辦公室的年輕人到一線得到鍛煉,讓一線的信息很快傳回總部。組員們的辛苦、奉獻和樂觀精神,深深地感動著吳巧,她的筆讓項目組的工作躍然紙上。還有組員工程師汪余波、張銀、王安發等,都是勇于吃苦耐勞的技術骨干,也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年輕人。項目組在楊小曦的帶領下根據專家技術團隊的意見,立即動手修改路線方案,他們有信心繪出一幅連接昭蘇夏塔的通暢、安全、舒心、壯美的公路藍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天山腳下寒風凜凜,吹不熄招商交科人愛我新疆的滿腔熱情;特克斯河水與滾滾長江,在中華大地上源遠流長,一支年輕的技術隊伍正在成長,他們將不負新疆各族人民的重托,在新疆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揮灑青春年華,以“愛”的名義奏響“讓您的路不再難”之歌!(招商交科 供稿)
延伸閱讀:踏勘中的“G219線昭蘇至溫宿公路勘察設計項目”起點位于昭蘇縣西南側夏塔鄉,項目路線全長229km,規劃線路建成后將成為南、北疆重要連接通道,大大縮短昭蘇至阿克蘇的距離,項目建成后將推動昭蘇融入南北疆和伊犁河谷內的旅游環線,助力昭蘇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渝公網安備 50010802001202號